跳至主要內容

文章

顯示從 11月, 2014 起發佈的文章

「不要只當漣漪,要想做石頭」 - 獨立精神

「你要的是什麼,你想成為的是什麼,你就會做出什麼樣的音樂。」主流音樂市場看的是包裝,它展演的是市場期待的樣子;獨立音樂講的是人心,重視的是創作靈魂,歌手唱的是他自己。捧紅了陳綺貞和盧廣仲的音樂人鍾成虎說, 一輩子就活這麼一次,不要只當漣漪,要想做石頭,去帶給世界或大或小的震撼,才不會辜負這或長或短的一生。 (圖片來源: http://mypaper.pchome.com.tw/della75725/P21 ) 年輕時曾經對未來感到困惑,讓他特別關心年輕世代。在這個變化快速的年代,很難確信我們選擇了一個方向,未來的人生就能一如預期地朝著它走。在這樣的環境裡,讓自己成為什麼人,比滿足多少慾望更顯重要。鍾成虎說,我們不斷地在成為自己。成為自己,其實是一個未知的過程,而不是可以預見的狀態。你可以隨時都在否定上一刻的自己,這就是「獨立精神」。 2005年他成立「添翼創越工作室」,用這樣的精神為許多對創作歌手做音樂。「音樂人選擇音樂的姿態,也選擇他帶著這個音樂去面對世界的姿態。音樂人的行為、成為自己的過程,就是音樂作品。」對這一群人來說,他們想為這個世界展示的是藝術,不是商品。 主流音樂塑造形象,像一條賺錢的供應鍊,走加工製造的生產模式。獨立音樂只給輪廓,是R&D,輪廓內有怎樣的靈魂,取決於欣賞的人產生多少共鳴。如果用商業的角度看音樂,歌手努力成為可以賺錢的人;而在獨立音樂面前,要表達自己,去成為自己,不必成為別人眼中期待的你。 科技網路讓音樂的地域流動更加頻繁,也讓華人音樂圈不得不面對來自鄰近國家的挑戰。鍾成虎樂觀地看待這種競爭,「日本韓國著重的是價格,病毒式行銷,吸引關注、創造數字;而中國與台灣重視的是價值,越來越多真誠看待生活、真心創作的人,在這裡譜出了非常珍貴的音樂。」 我們看到一個音樂人,對本土文化的驕傲與自信。鍾成虎不僅是音樂製作人,也流著創業家的血液。「講音樂的人太多了,真正在做音樂的人,相對卻是少了。」談創業講夢想的人太多了,那真正在彩繪人生的人,有多少呢? (取材自女人迷: http://womany.net/read/article/5972 )